- 武传铎;
<正> 义马矿务局跃进矿于1979年12月,由于皮带机头油压联轴节温度过高引起了一场火灾。因皮带机下山是进风巷,所以火势急剧蔓延,严重威胁着整个采区的安全,但由于很快实现了区域反风,皮带机下山由进风巷变为回风巷,从而使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仅用了一天半时间就扑灭了这场火灾。该矿这次救灾经验,绐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对此我
1984年05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炳南;
<正> 水在消防用途上具有简便、普及、经济等优点。但对于煤体含水来讲,由于水对煤炭自燃倾向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人认为起促进作用,也有人认为起抑制作用。我省汾西局水峪矿及轩岗局的3个生产矿井,对有自燃倾向的厚煤层开采时,普遍采用了采空区注水降尘与胶结假顶的同时,也程度不同地起到降温防火作用。尤其轩岗焦家寨矿5118采区注水开采6个分层,六亩地矿自1974年
1984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建徽;
<正> 众所周知,在防火灌浆工作中准确地掌握井上、下浆液的浓度,对防止煤层自然发火,促进厚煤层分层的再生顶板的形成,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准确地掌握浆液浓度,就这个问题下面谈谈体会:有不少矿井,对浆液浓度测定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容器从现场取出所测浆液的样品,让其自然沉淀一段时间,用眼睛观察沉
1984年05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贾立庚;
<正> 《煤矿安全规程》第131条第四款规定:局部扇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延时的风电闭锁装置。当局部扇风机停止运转时,能立即自动切断局部扇风机供风的巷道中一切电源。但《规程》没有规定延时的时间长短。
1984年05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培杰;
<正> 在煤巷和半煤岩巷道掘进时,采用煤电钻打眼,煤尘和岩尘浓度达170mg/m~3。采用喷雾防尘和煤电钻侧式供水,实现湿式打眼,粉尘浓度降为20mg/m~3。近年来,我矿为推广电钻湿式打眼对电钻侧式供水装置进行了改进。从1980年起,我矿学习外单位的经验,开始推广使用电钻侧式供水湿式打眼,但一
1984年05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沈天白;
<正> 1、问题的提出。掘进队经常反映掘进供电系统时常发生漏电保护不起作用的现象,有时带电部位对地哧哧冒火花也不见漏电保护起作用,而采区变电所的检漏器经多次试验又能正常动作。2、问题的所在。上述情况之所以发生,在于采区变电所内所安装的320kVA 动力变压器灼二次侧用两台低压总开关来配
1984年05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燕媛;
<正> 沈阳鼓风机厂制成2K60型高效节能轴流通风机以代替70B_2型轴流风机。该风机的主要特点是选择了合理的轮毂比参数。为减少通风机中气流的流动损失,动叶和中、后导叶采用机翼形扭曲叶片。减少动叶与机壳的径向间隙,提高通风机效率,其最高效率达82.4%。可通过改变电动机转数;调整动叶安装角度15°~45°;还可分别改变第
1984年05期 16-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蒋先顺;
<正> 一、工作面概况及自然发火情况芙蓉煤矿上平峒6415采煤工作面于1983年8月发生一次自然发火事故。简要介绍如下。6415采煤工作面位于上平峒一盘区东翼中部 B_2煤层内,煤层倾角7°~9°,工作面走向长270m,倾斜长90m。工作面之上的B_3、B_4、C_5煤层工作面均已回采。B_2与 B_3煤层之间距平均一米。芙蓉煤矿属高硫无烟
1984年05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武正晨;
<正> 无煤柱护巷是煤矿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可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我国许多矿井在试验、应用无煤柱护巷中,为了各种目的常在上下区段间留设不大于5m 的窄煤柱,称窄煤柱护巷(亦为无煤柱护巷的范畴)。生产实践证明,这种窄煤柱护巷不仅造成相当数量的煤炭损失,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
1984年05期 25-2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詹仕喜;
<正> 一、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条件所谓的煤炭自然发火期,就是指破碎状态的煤从接触空气到发生自燃的时间。它不仅取决于煤的自然倾向性,还与地质因素和采矿技术条件、通风方式等密切相关,所以发火期的长短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采区空煤炭自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984年05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吉江;
<正> 光面爆破、锚喷支护作为一项新的井巷支护施工技术,在我国煤炭战线上已经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理论上的探讨、工艺上的提高、机具上的改进使这项井巷支护施工技术逐步得到完善。但是,采用钻爆法施工的井巷,在“破岩”完成之后,“护岩”进行之前均有一个顶板悬露威胁施工安
1984年05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付文德;
<正> 在煤矿伤亡事故中,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造成的冒顶事故占很大的比重。如艾友煤矿三井自从1958年建矿以来,因采煤工作面冒顶死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63.63%。因此,如何减少冒顶事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根据我们矿发生的工作面冒顶事故提出探讨性的意见。
1984年05期 34-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包英彬;邹屹峰;
<正> 四川煤矿基本建设公司第十工程处承建的天府矿务局三汇坝二井,在1983年1月24日11时15分,施工集中皮带上山时,放炮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岩)5000m~3,瓦斯55万m~3。
1984年05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刘伯川;
<正> 井下的透水事故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严重地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边探边掘”的防探水原则是一个正确的原则。在执行此原则时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疑”。轻易放过任何征兆,可能造成透水事故,坚持无疑也探,徒然耗费人力物力,降低成巷速度,增加采掘矛盾。
1984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荣光;
<正> 近几年来,不少兄弟局矿多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严重破坏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并使人员伤亡,给国家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据了解,事故大多数发生在掘进巷道,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不少是由“电”引起的,除管理不善、制度不严等因素外,技术手段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规程》131条规定:“局部扇风机和
1984年05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金岳;
<正> 自救器是矿工下井必备的安全脱险器具。自煤炭部颁布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以来,许多煤矿相继为下井工人配备了自救器。但由于许多矿工缺乏使用自救器的经验,加上培训工作没跟上,因此不能有效地发挥自救器的作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1984年05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内田早月;李乃蒸;
<正> 煤矿井下火灾的扩大蔓延可引起全矿井毁灭的重大灾害。为防止这类事故,公害资源研究所九州煤矿技术研究中心根据煤炭和石油应付措施的特殊拨款,从1977年开始继续进行了防止井下火灾扩大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在全部研究方法中水喷雾带法仍是防止井下火灾扩大蔓延的最实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此法既经济又简单,容易被现场引用。为探求水喷雾带设置标准的基础资
1984年05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小森弘雄;孙起贵;
<正> 日本自1950年实行煤矿安全法以来到1982年为止的33年间共发生了13次瓦斯突出,死亡298人,详见表1。特别是去年日本北煤夕张新煤矿发生一次日本最大、世界也是最大、最惨的事故。瓦斯突出机理的学说不一,世界上也各有不同的见解。
1984年05期 54-5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佟雅芹;
<正> 近年来,可以看到煤矿用防爆设备出现多种多样化的倾向,尤其是关系到深部安全技术的自动化方面的各种传感元件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起来。传感元件可以举出温度、湿度、振动、风速及各种气体浓度等用的。为使这些传感元件在井下危险环境中使用,有必要作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结构。但是,由
1984年05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